Teachers
Links
Contact us
2017年11月24日,在2017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开幕式上,陈德树荣膺2017年“顾毓琇电机工程奖”。
颁奖仪式上,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郑宝森为陈德树颁发了奖牌。
陈德树教授在获奖感言中表示,获得“顾毓琇电机工程奖”是对他从事继电保护和控制技术研究60多年来所取得成果的肯定,也是对这个领域的前辈、同事、同行们的鼓励和褒奖,并再次表达了对顾毓琇先生家人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的诚挚谢意。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谢明亮代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向陈德树教授表示热烈祝贺,并指出,陈德树教授提出了一系列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继电保护和安全控制的新原理,由他主持研制的系列保护装置都已形成了产品并投入运行,为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获此殊荣,实至名归。
顾毓琇工程奖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与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电力与能源分会(IEEE PES)于2010年联合设立。旨在表彰在电力、电机系统工程及相关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专业人士,其在电机工程领域的贡献对中国社会有持久的影响力。2010年开始每年奖励一位对推动电机工程领域科技进步做出重要贡献的专家学者,堪称中国电力领域的最高奖,曾颁给中国电气领域的贺家李、孙光辉等我国著名电气专家。顾毓琇(1902-2002)是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在数学、电机和现代控制理论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
陈德树,广东东莞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电力系统专家,我国微机继电保护的主要开拓者之一。1930年5月出生,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电机系并留华南工学院任教,后前往哈尔滨工业大学深造,1955年研究生毕业后,陈德树到华中工学院电机系任教。曾任华中工学院电机系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长,国家教育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电工学科组成员,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电工学科专家组成员,湖北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全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常务理事、继电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1981年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85年起享受国务院的特殊津贴,2001年退休。曾获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重大装备成果三等奖1项。退休后于2012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著有《计算机继电保护原理与技术》。
陈德树教授介绍
(本文由电气学院新闻中心翁文婷等同学通过查询网上材料、参考校史馆王涛老师文章和采访陈德树本人综合编撰而成。在此表示尊重各位的著作权,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志存高远 路之伊始
1930年,陈德树出生于广东东莞的一个普通家庭,在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和家族中的伯父伯母一起养大了年幼的他,而好景不长,动荡的年代中平静的岁月总是显得那么可贵。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军的飞机在头顶扔下一颗颗炸弹,炸毁了陈家祖庙的一角,于是全家逃往英国保护下的香港避难,但区区三年后,日军在离新家不远的岸边登陆,于是整个家族又回到了已经被日军占领的东莞老家,在陈德树的童年记忆中,战乱与恐怖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再次回到东莞老家后,陈德树看到的是无端殴打农民和强奸妇女的日本兵和在路边腐臭着的无人收拾的尸体,沉重的心绪压在年幼的陈德树的心头,在侵略者统治下生活的日子给陈德树带来了与众不同的思想和动力。
1945年日军投降,陈德树升入高中,抗日战争刚刚结束,紧接着爆发了解放战争,战争让国家与国民更加疲敝不堪,经受过战争毒害的陈德树不想再让国家受到侵略,和当时很多有志青年一样,陈德树选择学习科学技术,用电力让国家强大起来。“那时我考了4所学校,中山大学的成绩是最后出来的。4所学校都考上了,但是中山大学报的是电机系,我就去中山大学了。”正是这个选择,决定了陈德树一生的道路。
那时的中山大学,还是在国民政府统治下的学校,陈德树意识到当时国民政府早已疲敝不堪,难得民心,于是在学习生活中,暗中跟随地下党的同志们进行马列先进思想的学习,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在全国解放后,陈德树被学校和组织安排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苏式教育,而那时正处于中山大学的重组,学籍档案在中山大学电机系的陈德树被分配到了新建的华中工学院,在返鄂之后,陈德树在新的环境中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学术教育。
学习之路,永无止境
1945年二战胜利,陈德树升入高中。谈到英语学习,“高中3年学了点认真的”,在陈德树看来,尽管高中时的英语学习是他这辈子最系统、最基础的学习,但他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也不断地充实和提高。
解放初期,陈德树升入大学。那时的大学没有英语课,老师用中文授课,但是撰写大多用英文教材。不过为了更好地阅读英文教材,陈德树也时常查查字典,“查点字典没什么了不起的”,陈德树轻描淡写地形容。工作以后,由于技术的需要,陈德树经常阅读英文资料。好在有大学时代打下的坚实基础,这对于陈德树来说不算难事。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学校派陈德树出国访问。虽然在工作和学习中英语阅读早就轻车熟路,但陈德树却并不擅长口语。当时,陈德树刚刚被提拔为系主任,繁重的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使他根本就不可能集中时间学英语。“我那时候哪有时间脱产学英语呀!”于是,别的老师从美国带回来的台湾编的两本英语教材就成了陈德树学习的全部依托。每天清晨,陈德树都要集中朗读半个到1个小时英语,不到滚瓜烂熟绝不罢休。就这样,这位50多岁的高龄学生硬是用惊人的毅力自学了1个学期的口语。
陈德树戏称要是把现在的学生从幼儿园到博士学习英语的时间给他,他的英语不知道比现在好多少。当然,提高口语水平还需要大量实践。陈德树把每次和外国人的交流都看成难得的实践机会,总是主动找外国人聊天。
1952年陈德树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同年,国家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哈工大读研,课程由苏联专家任教,陈德树便是这一批人中的一员。用现在的话来说,陈德树这批青年教师相当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早选派深造的精英。为了尽快适应苏联专家的授课,他们还集中脱产学习了8个月的俄语。
在哈工大学习期间,陈德树学到的最多的就是严谨。苏式教育是典型的精英教育,要求培养出来的个个都是精英。3年下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哈尔滨,不仅磨炼了他的意志,还赋予他扎实的学习基础、严谨的治学态度、强大的科研能力。而苏式教育的精髓——高标准、严要求早已融入陈德树的血液,这对他在今后的治学、教书,甚至做人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到现在,虽然已经年近90,但遇到不懂的问题,也会去查资料,去学习。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着:终生学习是真谛,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进步。
教育之路,重视人才
陈德树1952年从教,2001年退休,60余载的教育工作,始终将培养人才作为第一要务。
1981年,国家全面拨乱反正,教育事业百废待兴。教育部人事司派人来我校调研并召开教师座谈会,陈德树以教研室主任的身份出席,并反映了人才结构失调,教师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提出“人才危机,不抓不行”。“老教师有一批,年轻教师有一些,但是中间脱节得很厉害”,陈德树回忆起当时系里的师资情况不禁感慨,“老教师没几年就要退休,那我们的人才从哪来呢?教师需要培养过程,没有这个过程给他锻炼就接不上去”。经验丰富的陈德树敏锐地察觉到师资的危机,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将当时发配电专业恢复招生后的第一批6名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全部留下任教。
“我就是随便放炮,没想到把我这句话真听进去了!”。陈德树戏称他当时的建议不过是随便放炮,但现在看来,那句 “这6个人留下来任教,我全都要了。”却对我校电气专业的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因种种原因,后来稳定留在我校的只有3人,但这6人在各自的领域中也都发展得极为出色。其中,程时杰和吴青华已成长为IEEE Fellow,程时杰已是我国科学院的院士。
陈德树在电气学院人才培养方面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但他却很谦虚地说:“重视人才不是我提的,是我们的老校长朱九思,他非常重视人才。他的这个重视人才对我们印象是很深的,他注重师资培养。”陈德树回忆,在华中工学院建校初期,老校长朱九思就提出了建校最重要的三件事——师资、实验室、图书馆。这三件事似乎成了当时华工努力奋斗的目标。而朱九思校长在文革期间大胆引进别的单位不太敢用的学者任教的决定不仅保障了学校的师资水平,也为所有教师打了一剂强心针——从此,人才培养成为华中大宏伟蓝图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1年,71岁高龄的陈德树光荣退休。从1952年到2001年,他实现了“为国家健康工作50年”的愿望。这个时候,陈德树又决定在不拿报酬的情况下继续参与实验室和研究生的一些活动。的确,对于一个工作过50年的地方,想要留下有太多的理由。但对于陈德树来说,却只有一个——“我不是工作,我是玩!”。
虽然早就不带学生了,但陈德树依旧关心学生的科研和发展。毕竟在这个行当工作几十年,陈德树时刻关注着行业发展的最前沿。“我有什么想法,我就跟他们说。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来找我。这不是很好吗?”遇到有潜力的学生,他会鼓励他们继续深造,坚持科研的道路。有时,看到一些好苗子因为家庭的原因放弃科研,陈德树也难免惋惜。遇到资质不太好的学生,只要愿意继续深造,陈德树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有一个别的老师带的硕士,后来读的博士,基础差一些,很多人都认为很难培养。但是他遇到问题跑来找我时,我就尽最大力量帮他提高。”
多年的教育工作赋予陈德树对师资人才的独到见解。“不能说从国外回来的人是人才,我们自己培养的就不是人才。我们自己的老师,给他们机会培养,也成长得可以的!”如今社会形成一种“外来和尚好念经”的风气。对此,陈德树很不理解。他从不否认国外归来的高精尖人才的重要,通过“千人计划”等方法引进人才非常重要,但加大力度培养本土人才也很重要。双管齐下,才能最大程度发挥人才的作用。
科研之路 坚持为伴
大多数人能看到的是科研人在有所突破时的喜悦,但深究其科研过程,又会觉得科研工作是一件辛苦又枯燥的事,不过在像陈德树这样的科研人眼中,科研是一件有趣快乐的事。他说,科研本身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是一个探索、了解未知事物的过程,不会觉得枯燥,当然在探索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阻碍,有时经过十次八次,甚至几十次的失败,也不能将问题解决。如果问题没有彻底解决,那就要再次摸索,尝试新的方法,并付诸实践。有一个问题困扰了他几年,至今尚未完全解决,可每当有一点启发,有一点进步,对问题的理解深入一点、前进一点时,他就非常高兴。他说每一点付出都是有用的,只要你全身心投入,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至少你在探索的过程中弄清楚很多以前不明白的问题。
科研之路上,总有些磕磕绊绊。但陈徳树认为,科研无所谓成败,重要的是坚持钻研的过程。陈徳树回忆自己做模拟输电线这一项目的经历。在实际中,同杆并架双回输电线嫁接于铁塔上,各个导线之间的参数不同,并且相互影响。由于在研究时,研究人员往往把这个问题忽略、理想化,因而简化一些实际问题。为了进一步研究并解决这一问题,陈徳树教授与其他教师一起模拟再现这种现象,将六根导线独立出来,单个分析,获取每根导线的各项参数。由于六根导线呈空间分布,不是一个简单的整体,他提出通过分析磁场,将六根导线用六个线圈模拟,但经过实验测试发现,此方案行不通。后来另一个教师提出用六根铁芯构成磁耦合线圈的方法,最后经过各位研究人员多年的努力,成功地建立起空间上的同杆并架双回输电线模型,解决同杆并架双回输电线的比较真实的模拟问题,并且成为当时国内外唯一有此功能和方法的模型。
陈徳树从不把天分当作影响科研成败的唯一因素,科研的真谛是坚持。他认为天赋虽然能影响研究者解决问题的速度,但并不决定研究的成功与否,重要的是其是否有坚持精神。陈徳树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这一精神,凭借自己日复一日的坚持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科研方面取得巨大成就:陈徳树教授参与研究的转子谐波电流式“发电机匝间短路保护”的研究成果,在葛洲坝等电站得到应用;在阻抗继电器运行分析理论中提出支接阻抗动作特性和振荡阻抗动作特性等新要领和方法在合编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与运行》的一书中得到采纳。
同时,在教学中,陈徳树工作在第一线,以实际行动激励学生们坚持到底,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华中大学子。在科研方面,常人看来,陈德树已经功成名就了,但在他自己的眼中,科研还得继续,在华中大的动模楼里,时时也能看到他工作的影子。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陈德树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到今年已经50多个年头了。半个世纪的洗礼,更坚定了他的信念,这位老党员的言谈话语中不时透露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忱。用陈德树的话说,他是“从亡国奴走过来的”。经历了解放战争的纷争,看到了当时国民党的腐败,这让当时和陈德树一样的所有有志青年思考国家今后的发展。
1948年,陈德树升入大学。那时正值解放战争时期,敌我矛盾尖锐。那时的共产党员虽然不能公开身份,但经常组织进步青年参加读书活动,也引导他们加入党的外围组织。陈德树就是其中的一员。1949年10月广州解放,国民党为了防止学生闹事,5月份就放假勒令所有学生回家。国民党毕竟气数已尽,当时广东各地的共产党地下组织都积极组织进步青年活动,回到家中的陈德树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为了阻止国民党撤退时搬走仪器设备,毁坏学校,进步学生们还组织了护校运动。通过这些活动,陈德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1950年,陈德树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后来更名为共产主义青年团)。
1953年,陈德树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但这个申请却一直拖了12年才批准。“我的社会关系太复杂了”。陈德树对中国共产党的一腔热忱让他选择坦诚,30多个社会关系他毫无保留地列出来。但是审查需要时间,这些社会关系很多都不在大陆,这一等,就是十二年。
十二年来,虽然每年向书记汇报思想的时候,陈德树都因相同的理由不能入党,但他从未犹豫过,踌躇过。这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的信仰。终于,1965年,他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并从那时起践行自己的誓言——为党的事业贡献一切!
“基础是做人。但是希望能够到精英层次就更好。但是这个不强求。”踏实做人,扎实做事,就是陈德树的人生信条。陈德树看事情总是很开朗,从不空想,从不沮丧。虽然未来的道路还很漫长,但他坚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踏实肯干,我国的未来一定是一片光明。
“我经常跟他们说,‘走路的时候被一块石头绊倒了,我爬起来就走,看都不看它一眼’”。前半生不犹豫,后半生不后悔——也许,这就是陈德树一生的真实写照。
电气之梦 终生奋斗
华中工学院在刚成立时只有几个系,其中电力系就是最初的几个系之一。日博中文体育在线最初是叫华中工学院电力系,在陈德树的介绍中,当时的系主任是朱木美。那时陈德树被分配到发配电教研室。据陈德树回忆,当时电力系有一批比较知名的教授。牵头挂帅的是来自南昌大学的刘乾才教授,在发配电教研室,当时也是华中工学院的副院长。高电压方面的是在全国有名的来自武汉大学的朱木美教授,当过很长时间的系主任。当时电机教研室还有林金铭、周克定、许实章等著名的教授,可谓人才济济。
当时的教材大多是苏联的俄文课本翻译过来的,后来逐渐发现苏译课本与我国的生产和教育体系完全合拍,所以我校就开始自编教材,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世纪末,学院的教材的编写一直在进行,受到文革的冲击的人才队伍在文革后又变得兴盛起来,而后,我校又成为全国电力教材编写的牵头单位。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华中工学院曾掀起过一阵科研热潮,在“为三峡而战”的口号下,电力人才都积极地投入到三峡的科研项目中,陈树德就是其中的一员。当时的科研是朱九思校长在抓,“三峡的项目,我们有钱要搞,没钱也要搞”就是朱九思校长的一句名言。由于人员调动,陈德树参加了超高压输电保护等项目的科研,这些项目都是三峡建设中起重要作用的,也使电力系与生产实际的联系得到更大的发展。在大跃进的科研中,陈德树也在科研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因为其中的一个项目,在1978年与其他几个教授一起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的发明三等奖。
在电气学院的人才建设中,陈德树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文革后华中理工大学电机系再次招收研究生,当时录取了七个学生,其中一个是教育部委托培养的学生,而在这些研究生毕业前,陈德树发现学院的教师队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严重问题。教研室中全是老教授,中青年教授很少,老教授过几年退休了之后,教研室就会空下来,所以陈德树建议将六位本校研究生全部留校,这一决定直接影响到了接下来电机系的发展,虽然这六人在今天并非全部在校内长期任教,但都对学院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的稳定留校的程时杰如今已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动摸实验室,也是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动模实验室是“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室”的简称,是电气学院重要的实验研究基地。最初建立动模实验室的是清华大学,我院教师在那时也参加了该实验室的建设,回校后教研室向学校提出了建设了动模实验室的申请。在实验的建设过程中,湖北省电力局中心试验所也正准备筹建动模实验室,但陈德树考虑到在武汉地区同时建设两所这样的实验室未免是对科研资源的浪费,于是陈德树把合办实验室的建议反映到省电力局,后来电力局决定与华工一同在华工建设动态模拟实验室。后来动模实验室的规模又有所扩展。上世纪八十年代,省电力局又投资建了一栋三层的楼房。上世纪九十年代,我院又和水电学院合建了一栋五层的楼房。后来在两栋楼的中间的空地又做了基建扩展。到目前,动模实验室的基建已经扩展了三期,实验室的设备也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不断扩充。目前这个实验室是我国最大的动态模拟实验室之一。2011年还得到国家批准,成为“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