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UMNUS
Links
Contact us
电话:86-027-87543228
邮编:430074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珞瑜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西二楼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温增银:与华科大同成长
(电气学院新闻中心 肖杰 陈秀锦 根据温增银口述撰写)
他是华科大建校后招收的第一批本科生,也是我校第一批留校参加学校建设的本科毕业生。从1953年入学至退居二线的近六十年的时间里,他始终植根于这片土地,用自己的汗水和知识构建了华科大的物质和精神大厦。
近日,年过杖朝之年的温增银老先生,在喻园小区的家中,接受了我院新闻中心记者的采访。温老先生结合其人生经历,回顾了华科大及我院60年的发展史。
一波三折,辗转至华工门下
1952年,在文理工学科大调整的背景下,中山大学理工分家,工科分离成立了专门的华南工学院,文理科则并入岭南大学。此时在中山大学就读本科二年级的温增银转入到华南工学院。同年在中部城市武汉,国家政务院(现国务院)成立了专门的三院建校储备委员会,并由查谦任委员会主任,筹划着仿照苏联模式(莫斯科动力学院,莫斯科机械学院),在武汉建立三个独立的工科专门学院——机械学院、动力学院和水利学院。
1953年,基于种种原因,水利学院没有搬迁组建成功;在此背景下,原机械学院、动力学院联合成立了华中工学院,华南工学院、湖南大学、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五个学校中的相关专业整合进入。机械学院、动力学院分别调整成机械系和动力系,分布在以邮局为分界线的东西两边。五校相关专业的本科一、二、三年级的学生一起进入华中工学院就读。委员会主任查谦担任第一任院长,彭天琦担任第一任党委书记。
这年,我校正式开始招生。温增银被录取成为动力学院下属的发电厂电力网及其联合输配电系统系(简称为发配电)本科三年级学生。然而华中工学院刚刚成立时,喻家山脚下的主校园还远未建成,华中工学院的学生们只有分散在四个分部上课,分别是南昌分部(南昌大学校内)、桂林分部(广西大学校内)、长沙分部(湖南大学校内)和武昌分部(武汉大学校内)。当时温增银所在我发配电专业本科三年级同学均暂时在长沙分部学习。
学在华工,与师友同其甘苦
1953年学校刚成立之际,动力系下设有工业企业电气化、电机与电器、发电厂电力网及其联合输配电系统(简称为发配电)、水能动力装置和火力发电五个专业。在师资配备上,当时的华中工学院有三名二级教授,分别是原华中工学院院长查谦、副院长刘乾才、我系第一任系主任朱木美。而当时的教学按照苏联模式开课,教材内容详尽清晰,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设置均十分细致,学科覆盖面很广。温增银所在的发配电专业学生甚至需要学习电力网、水电、火电等相关学科的全部知识。为应对多变的教学内容,学院设有两个教研室:电力网教研室、发电厂教研室,并积极引入优秀老师、助教加入教学队伍。
1954年,学校基本建成,四个分部的同学们开始集中到现华科大地址上课。但温增银等一批学生来校的过程并不顺利。由于1954年发生了创纪录的大洪水,温增银只能坐火车先到赤壁(原称蒲圻),然后坐船到武昌来。温增银最开始来到学校时,同一批学生住在东边食堂(现学生二食堂)。由于当时的洪水太大,温增银和同学甚至还去防洪堤上帮过忙。
得益于五校的合并,学校在建校伊始便具备了强大的师资队伍和人才储备。可是,这也意味着有限的硬件设备在艰苦的环境下跟不上需求。当时各个专业人数都很多,仅温增银就读于发配电专业本科三年级就有143人。洪水退后,温增银搬到了西一舍。他们十人一间寝室,甚至同一栋楼内只能是一、二楼住男生,三楼住女生,条件十分受限制。这些情况一直到学校减少招生人数并加快学校硬件建设速度后才逐步缓解。想起当初学校的荒凉景象,温增银依旧印象深刻:“最开始学院西边只有西一楼、西二楼、西三楼、水工实验楼、发电厂(从华南理工学院搬过来的,后来被拆),靠西南方面的地方甚至还是一片墓地,图书馆的前半部分(老图书馆)也是后来在学校很多人的积极参与下,才慢慢建设发展起来的,当时学校很多老师都参与了劳动,甚至包括朱九思先生。”
不仅仅是学校硬件建设滞后,那时的武昌城亦十分荒凉,街道口以外全是荒地农田,没有一栋现代建筑。而整个学校也只有一路从汉阳门出发,终点站设在校园里电信局的公交车与外界联系。
留校任教,长则反哺六十年
1955年,温增银作为华中工学院第一届本科生毕业了。作为华中工学院的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在此之前的1954年,还有一届专科毕业生),强烈的自豪感和时代使命感促使温增银和他的同学们留校任职,回报还在建设初期的学校。正是这批在艰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利用自己在校学习的优越环境,提升了自己专业水平知识,同时反哺母校,为华科大六十年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在1954和1955年间,我校吸纳了大批来自哈工大的研究生、本科生。这些优秀的毕业生,是在苏联化的培养模式中成长起来,在学习一年俄语后,继续两年的研究生学习或五年的大学学习。他们从全苏联化的教育中获得更为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并带着这些思路来到我校,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教师和学生。而另一方面,1956年开始,我校选派了多名同学,分批次去苏联学习,他们在1958年回到母校。其中,做电力系统研究的何仰赞拿到了副博士学位,其他同学,如励磁控制方面的孙淑信和直流输电方面的王馥瑛也都学成归来。在这样的多方支援及自身的不断努力下,华中工学院的师资队伍快速发展
1958年,学校开始筹建无线电专业和自动控制专业。此时电力系一大批老师相应号召,进入这两个新成立专业任教,为兄弟学科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虽后来这两个专业又慢慢从外地引进优秀老师,但最老资格的教师,都是从电力系过去的,例如像自动化专业的陈挺教授。而另一方面,随着专业方向的发展,因为与我们专业的研究方向更接近,造船系(现船舶与海洋学院)的电力电子专业划入电力系。
拨乱反正,走科研强校之路
文革之后,学院加紧了拨乱反正工作,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渐入正轨。包括温增银在内的一大批教师从“劳动改造”中解放出来。1978年,我校试图成立原子能专业(文革以前就有秘密成立,主攻核放射材料),并提出了当时在国际上尚属前沿的“数控热核反应”研究。随后,学校派出一支100多人的队伍到四川乐山大佛二机部研究所(后改为位于四川的西南物理研究所)参与研究,温增银参与了对热核反应的电源控制研究分析。但对于现在这方面的研究,温老先生也发出了“我们现在搞物理研究的人才太少了”的担忧。
标志着华科跨越式发展史的事情发生在1980年,朱九思提出要把华中工学院办成综合性大学。 1981年,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及控制工程成为国内首批招收博士研究生的学科点。之后,学院进一步与外部建立了一系列的科研合作,秦山核电二期实施过程中,温增银借助学院动模实验室,成功解决了原料棒的如何稳定调整问题,保证了秦山核电站高效稳定运行。
回首过去的六十年,很多事情都在温增银的记忆中逐渐淡去了,唯有当年学院最开始建立的困难时期令他印象深刻。或许只有那种困苦中获得的成就才更能被人记得吧,每当提起最初的奋斗时期,温增银的眼中都充满了激动之光。这位老人作为华中工学院第一批毕业的本科生,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挚爱的学校,献给了自己爱着的事业。六十年的风雨飘摇,六十年的成就荣光,温增银深信着,未来的华中大必将谱写新的灿烂篇章!